(5)約束條件:本站墻體厚度為800mm,屬于大
體積鹼。由于大體積鹼的比表面積小,從表面散發的水化熱也少,所以溫度上升很多,內部鹼近似處于絕熱狀態,溫度上升大致與單位水泥用量成正比,構件尺寸越大,澆筑時溫度越高,則溫度上升越多,且上升越快。上升了的溫度開始下降時,鹼將產生溫度收縮,但由于受周圍邊界約束,于是便產生拉應力,這種拉應力大于鹼的抗拉強度時,便出現裂縫。本站采用“蓋挖逆做法”施工,側墻結構鹼五個方向均受到邊界舊鹼的約束(約束度K約為0.6 ~0.7)因此約束條件對鹼開裂影響很大。
3、注意事項:
(1)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待混凝土澆至快易收口網稍后一點,利用振搗棒的振搗使混凝土流向快易收口網,既可減少快易收口網所受沖擊荷載,又可保證快易收口網與混凝土的粘結效果。
(2)應保證混凝土通過快易收口網的每個網眼,又要避免過振,振搗棒不宜在距快易收口網450mm范圍內振搗,盡量減少混凝土漿沿網眼流淌。
(3)隨時抽排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泌入后澆帶的水分,以免泌水將波紋狀混凝土斷面沖平,不利二次澆筑接搓。
4、綜合評價:
(1)除基礎筏板外,在人防層頂板,后澆帶墻板等部位均采用快易收口網模板,接搓規矩,無須清鑿,效果良好。
(2)筏板后澆帶混凝土只需取掉封閉竹膠板即可澆筑,內無雜物,無須二次拆除模板,節省人力,縮短工期,快易便捷。
(3)使用快易收口網與軟質鉛絲網經濟成本相差不大,若考慮人工清鑿,拆模等因素,快易收口網略便宜于軟質鉛絲。
(4)由于其構造特性,網眼上有斜角片,斜角片嵌在鹼內,使后澆帶鹼新舊界面形成楔形塞,把鹼有機整合成一個整體,取消了筏板內水平止水鋼板的支設,且由于它的永久性和密閉性,徹底解決了后澆帶模板的拆模和漏漿問題。
(5)快易收口網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研制成功的永久性模板,它的合理使用為高層建筑的基礎處理會帶來良好的質量效果及社會效益。
5、控制裂縫產生的措施:
(1)鹼配合比:將普通425#水泥改為普通525#水泥,并將水泥用量從350kg/ m3降為316kg/ m3,且摻入67 kg/ m3粉煤灰來取代部分水泥,降低水泥用量,這樣在水化熱高峰期(第5天),鹼內部最高溫度:為52 °C,比原配合比降低16 °C,而且摻用粉煤灰可避免鹼內部水化熱高峰,這是由于粉煤灰在此過程中的吸熱作用。鹼的內外溫差只有20 °C,小于臨界溫差25℃。
(2)降低原材料溫度,控制鹼入模溫度。
(3)樁間鹼填平:將圍護樁樁間用砂漿找平,并刷隔離劑將側墻結構鹼與圍護樁分開,減少圍護樁對新澆側墻鹼結構的約束。
(4)側墻與板交接部位的“坎肩”施工:原方案考慮鹼澆筑的密實性,只在側墻與中板及頂板相接處設一假“牛腿”,現將原方案的假“牛腿”改為通長灌注“肩”,“坎肩”鹼相當于一條后澆帶,寬0. 5,并預埋注漿管,施工方法是:當下層鹼快初凝時,即當下層鹼顆粒沉降收縮快結束時,再灌注“坎肩”鹼。“坎肩”鹼中摻入一定量的膨脹劑;當鹼灌注24小時后,可注水泥漿,將“坎肩”部位內的空隙填滿
(5)延緩拆模時間:應在6天后才能拆模。拆模時,應邊拆邊在鹼表面噴涂養護劑,防止鹼表面因失水收縮導致裂縫產生,并立即掛簾保溫使鹼降溫速率控制在1.5 °C/天左右。嚴禁拆模后立即灑水養護,造成鹼急劇降溫而產生裂縫。
(6)酉己筋率:設計時在規范容許范圍內盡量使用小直釋、密間足斤鋼筋
6、總結:
地下結構為了防水,將鹼的抗滲強度作為最重要的指標來衡量,往往單方面要求其水泥用量不得低于多少來保證其抗滲標號,而忽視了因水泥用量過多,鹼內部溫度增加而產生溫度應力使鹼開裂所造成的危害,其實在鹼設計抗滲標號為S8一S12:時,只要摻入一定的外加劑如粉煤灰等,即使水泥用量控制在300 kg/m以下,其抗滲強度也很容易達到S12。因此在地鐵等需要防水的地下結構設計中應同時兼顧抗滲與裂縫控制,不應單從抗滲要求提高水泥用量,同時應從多方面采取措施防止裂縫產生。